在Trump祭出关税大棒后配资炒股平台安全吗,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被“轻松拿捏”,以严控边境为条件获得30天暂缓执行。
期间美国将与两国进行贸易谈判,假如两国无法满足美方要求,Trump还会继续施压。
实际上,Trump长期敌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认为该协定方便了一些出口型国家到墨西哥设厂,然后利用美墨之间的低税率大举进入美国市场。
早在第一任期时,他就曾施压修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于2018年9月30日同墨西哥和加拿大重签协议,并改名为“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
现如今七年过去了,王者归来的Trump估计想着再修改一版,使其更加有利于美国。
为什么加拿大和墨西哥在面对美国时“毫无还手之力”呢?
抛开军事威胁不谈,仅在贸易领域三国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美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与韧性。
近日,知名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用若干张图表详细介绍了美国同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贸易现状,具体如下。
如上图所示,根据2023年数据,美国近一半的进口额(超过1.3万亿美元)来自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
其中加拿大对美出口(4300亿美元)和进口(3530亿美元)相对均衡,其次为墨西哥,中国对美贸易则以出口占主导地位。
彭博经济研究院的分析显示,如果Trump宣称的新关税最终落地,可能会使美国的整体进口减少15%,同时每年产生约 1000亿美元的额外联邦税收,当然也会带来扰乱供应链、提高企业成本、消除数十万个工作岗位并最终推高消费者价格等代价。
具体到受影响行业,如上图所示,加拿大和墨西哥同美国的汽车、能源和食品行业高度绑定,中国则主要向美国出口了手机和电脑。
数据显示,加拿大和墨西哥向美国炼油厂供应了超过 70% 的进口原油,近一半的汽车零部件,60% 以上的进口蔬菜以及近一半的进口水果和坚果。
前文提到过,越是基本生存必需品,如住房、医疗、能源、餐饮、食品、打车等,越是本地化定价,而汽车、手机、电视等实物类消费品则采用全球定价策略。
某种意义上讲,生活必需品因与生活密切相关,购买频次较高(住房除外),所以民众对其价格更为敏感;汽车、手机、电脑、电视等耐用品因购买频次较低,使得普通人对其价格波动忍受度较高。
比如:美国的手机、电视等相对于其收入水平来说很便宜,但使用频次毕竟较低,普通人感受不强烈,大家更关心电价、水价、油价、鸡蛋价格、牛肉价格和餐厅价格的波动。
从这个角度分析,加墨两国在上述领域的对美出口显得非常重要,例如蔬菜和水果,Trump其实不太敢征收关税,毕竟他是打着“降通胀”旗号上台的。
上面两张图分别为德国(Germany)、英国(UK)、日本(Japan)、美国(US)和墨西哥(Mexico)、加拿大(Canada)、中国(China)、美国(US)出口占本国GDP比例历年曲线。
从图中不难发现,与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相比,美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较低,进出口仅占美国GDP的四分之一。
德国GDP对贸易的依赖度高达八成,墨西哥为七成,加拿大和英国约为六成。
中国GDP对外贸的依赖度在2006年达到巅峰的六成,此后呈不断下降趋势,目前进出口仅占GDP的37%左右。
进一步细化至对美国的贸易依赖程度,如上图所示,加拿大78%的出口、墨西哥80%的出口对象为美国。
反过来说,对加墨两国的进口只占美国进口的14%和15%。
由此不难体会,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的贸易依赖程度远高于美国对它们的依赖程度,即关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打击将更为严重,因为贸易占这两个经济体GDP的70%左右,而对美出口又是绝对大头。
这正是Trump敢于发动贸易战、吃定加墨会妥协的底气所在。
那么中国呢?
如上图所示,对美出口占中国全部对外出口的15%,换句话说,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近些年有所下降,尤其在受先前关税和出口管制打击的行业,如:汽车零部件、数据服务器、家具和半导体等,已几乎完成“脱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对美出口之所以比例减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进行了“友岸转移”,即把部分对美出口产能转移至越南和墨西哥。
根据2021年和2022年的数据,中国对墨西哥的直接投资两年复合增长分别高达19.1%和35.9%。
换言之,假如Trump对墨西哥和东南亚征收高额关税,也会间接打击到中国走出去的对美出口企业。
墨西哥新莱昂州占地面积巨大的华富山工业园,由一家本地开发商和两家中国公司合资兴办。自中美贸易纠纷爆发以来,中国企业倾向于到北美贸易集团内部建立业务,以这种方式向美国人提供电子产品、服装、家具等商品。
美墨边境的货车。加墨两国是北美经济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汽车行业为例,一部成品车在到达经销商前,零件通常会有6至7次跨越美加墨三国的边境,加征关税将造成供应链的混乱。坊间预计,即使Trump最终对两国施加关税,也不会达到25%这种水平。
文章最后,引述一个小故事。
大概在2004年前后,欧盟与美国爆发了一场贸易冲突,小布什政府强势对欧盟征收关税。
欧盟相对美国显得弱势,对等报复玩不起,于是布鲁塞尔的贸易专家们经过仔细研判,出台了针对美国某几样农产品加税的报复方案。
欧盟加税的这几类农产品只在美国中部某州生产,于全局看似乎无足轻重,跟美国的全面关税完全不对等。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报复方案一出台,小布什总统很快指示行政部门暂缓对欧盟商品加税,先开启谈判。
原因倒也简单,生产这几类农产品的美国中部某州正是即将到来的2004美国大选关键摇摆州。
我们站在小布什总统的角度去思考,是自己连任总统重要还是打贸易战重要呢?
毫无疑问,泰山与鸿毛的分量。
任何一点可能影响其竞选连任的因素在小布什眼中都是天大的事,必须立即处理。
至于贸易纠纷这种事情,对大国来说年年有月月有天天有,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去处理一下就行了,总统并不在意。
简而言之,我们日常感受中觉得很重要的事情在上级眼中或许并不重要,甚至根本摆不上桌面,而某些普通人不太关注的领域,反倒是天大的事。
从世界贸易的角度看,美国是一个整体,但如果剥开来看,美国各州对贸易的依赖程度是截然不同的(如上图)。
假如某项贸易还击政策能够精准打击到“关键摇摆州”的关键摇摆选民,产生的政治效果很可能事半功倍。
相较于传统政治人物,Trump其实是比较容易妥协的,对手需要认真思考“他在意什么”“他的支持者在意什么”配资炒股平台安全吗,打蛇打七寸,这将比简单的以牙还牙起到更好效果。